服装面料行业中,面料后整理工艺是非常普遍的。面料整理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大类,根据整理的目的及效果不同,整理方法也不同。面料后整理主要是为了提高面料的色彩效果、形态效果及实用效果。

在服装面料后期整理中,外观整理是为了提高服装的手感、光泽度及质感,面料绒面整理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。
1、起毛(拉毛、拉绒)
起毛是用密集的针或刺将织物表层的纤维剔起,形成一层绒毛的工艺过程,又称拉绒整理,起毛主要用于粗纺毛织物、腈纶织物和棉织物等。绒毛层可以提高面料的保暖性,改善外观并使手感柔软。
织物拉绒后变得蓬松、柔软、保暖。如各种印花绒布,可做婴儿服装面料,冬季睡衣面料等。
2、缩绒(缩呢)
缩绒是利用羊毛的毡缩性,使毛织物在缩剂、温度和机械力的作用下,纤维之间产生交错毡合的现象,也称缩呢。缩绒整理后织物的幅宽和长度收缩,厚度和密度增加,表面起一层绒毛覆盖指纹,从而增加织物的美感。
缩绒可改善织物的手感和外观,增加其保暖性。缩绒尤其适用于粗纺毛织物。
3、磨绒(磨毛)
磨绒整理是指利用砂磨辊(或带)将面料表面磨出一层短而密的绒毛的工艺过程称为磨绒,又称磨毛,磨毛以绒毛的短密和均匀程度为主要指标。磨毛整理能使经纬纱同时产生绒毛,且绒毛短而密,但不属于微细纤维,如磨绒卡其。
磨毛后的织物比原来厚实、柔软、温暖,光泽柔和,可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。但磨毛整理也会使织物强力有所下降。
4、静电植绒
静电植绒整理是利于静电场的作用,将纤维绒毛植入涂有黏合剂的底布上,使织物表面形成耸立的绒毛。利于不同的植绒工艺和绒料可以开发不同风格的产量,例如采用独特丝绒感和柔软感的微细旦绒毛,可以使植绒产品手感软糯;利于合成纤维的若塑性还可以在植绒产品上增加压花、褶皱处理,使植绒产品层次多变,立体感强。